中新網上海1月8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8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基于大規模生物醫學數據庫與大數據統計建模方法,對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的逾43.8萬人進行縱向分析后發現,體重及變化可影響腦健康。該研究證實,體重增加和肥胖對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存在有害影響。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郁金泰教授團隊領銜,聯合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的多學科交叉團隊獲得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有助于深入理解各類神經精神疾病的內在機制,也可為疾病預防和治療提供幫助。該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精神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上。
據郁金泰介紹,肥胖在腦健康相關疾病中的作用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成年期肥胖狀況的改變對潛在的疾病風險的影響很值得探討。研究團隊首先探究了體重指數及其變化、體重指數—代謝健康狀況與卒中、癡呆(慢性、獲得性、進行性智能障礙綜合征)、帕金森病、焦慮、抑郁、睡眠障礙6種神經和精神疾病的關系,結果證實了肥胖對卒中、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體重指數下降對焦慮和睡眠障礙的有害影響;他們還發現,盡管處于健康的代謝狀態可以部分減輕肥胖的不良影響,但代謝健康型肥胖一樣會增加抑郁和睡眠障礙的風險。
據悉,體重指數(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研究團隊對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中包含438483人的人群,按其體重指數、體重指數的變化,代謝健康狀態進行分組,開展研究、他們發現:與正常體重組相比,超重或肥胖個體的卒中、抑郁、睡眠障礙和焦慮風險更高;代謝不健康型肥胖人群在卒中、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上有更高的風險。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代謝健康與非健康型肥胖對神經精神疾病影響的潛在機制。結果發現,代謝非健康人群在包括眶額、顳葉和島葉皮層、蒼白球和丘腦等一系列大腦區域表現出更小的體積。
郁金泰教授解釋:“探索體重對于各類神經精神疾病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盡管人處于健康的代謝狀態可以部分減輕肥胖的不良影響,但代謝健康型肥胖并不是一種完全良性的疾病。因此,應該向所有肥胖人群推薦體重管理,以預防各類神經和精神疾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完)